一般來說,疫苗的研發需要8~10年左右的時間。我們常見的幾個例子;水痘疫苗的研發用了28年,HPV疫苗使用了15年,乙肝疫苗花費了10年。
然而,2019年底,新冠肺炎疫情爆發,不到一年的時間,就有不同線路的疫苗投入使用。
為什么新冠疫苗能做到怎么快呢?
因為,科研人員對于新冠病毒的研究并不是從零開始的。他們手中,擁有全世界科學家幾十年來,對冠狀冰的研究成果。病毒的弱點,已經擺在他們的眼前。
什么是病毒的弱點?
在傳統生物學的劃分上,病毒或許不能算作生命。因為,病毒的繁衍和生存,只能依賴于宿主。而在宿主的一切接觸,都始于病毒的表面,如果表面出了問題,后續的感染或許就不會發生。
因此,病毒的表面其實有很多弱點,比如金屬結合位點、抗原表位和藥物結合位點。
科學家門將表面關鍵的脆弱區域稱為“熱點”,自然而然地,熱點也成為了為藥物和疫苗開發的重要起點。比如,為了治療新冠變異株(delta株等),開發了一種廣譜抗體療法,就是打擊冠狀病毒的脆弱區域。
現在,科學家之所以可以快速的進行藥物和疫苗設計。正是得益于這些信息。
本文網址:www.controldocumentary.com/content/show/ids/416.html,本文由濟南鑫貝西所有轉載或者引用必須注明"濟南鑫貝西"字樣,并表面本網網址www.controldocumentary.com;